地方政府為什么熱衷造新城
- 愛上莆田,愛上莆田人
- 莆田人論壇,莆田最大的生活資訊論壇
- 金杯,銀杯,不如咱老百姓的口碑!
不久前,焦作新區、新鄉平原新區、許昌新區同時獲得“通行證”,加上去年獲批的鄭州新區、開封新區、洛陽新區,河南六大城市新區規劃藍圖一一呈現。據報道,新批的3個新區的總體性規劃正在緊張進行中,部分地區的控制性規劃也在“快馬加鞭”的進行,相關的機構也將逐步成立。 像河南這樣眾多城市開展的“新城”建設,并不鮮見。我們不難看到,在中國這塊廣袤的土地上,從東到西,從南到北,從小縣城到省會城市,從落后地區到沿海發達地區,隨處都是建設“新城”的狀景。實際上,這種“造城運動”在上個世紀90年代中期就在興起,只是在今天顯得愈加“如火如荼”,大有勢不可擋之勢。 中國被公認為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一極,經濟發展速度在全球處于領先地位。經濟的快速發展,也必然推進城市化進程。一方面,原有的城市地域空間、產業布局及生活設施等,已難以滿足人們的新要求;另一方面,城市的誘惑,使大量的勞動力包括數以億計的新生代農民工和每年幾百萬的大學生沉淀在城市。這些因素的交互作用,使城市的管理者不得不大力拓展城市發展新空間。像北京“攤大餅”的方式,就是擴大城市空間的一種路徑,但很多城市覺得這還是一個緩慢的過程,舉全力建“新城”就成為共同趨向。 “新城”建設的合理性,并不能掩蓋此間出現的非理性。 脫離當地經濟的發展水平,可謂“新城”熱中的最大問題。建座新城并不是件簡單的事,少則幾十億,多則幾百上千億,很多地方特別是中西部落后地區,缺乏特色資源,缺乏優勢產業,缺乏上規模企業,甚至是“窮山惡水”之地,也要建個新城,自然難上加難,無論是地方財政投入,還是銀行貸款,或是招商引資,怎么也難籌措到巨額資金,很可能就成了一個“爛尾新城”,造成了極大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使捉襟見肘的經濟雪上加霜。最近曝光的財力只有3000多萬元的內蒙古清水河縣,卻計劃斥資60多億元建新城,歷時10年的結果是留下了一堆“爛尾樓”,實在應該引起地方政府的深思和警惕。我們可以想見,這樣的貧困縣即使建成了新城,也難免是一座沒有人氣的空城。 并不是經濟發展水平相對好的地區,就可以放開手腳建新城。在我們這個人多地少的國家,保護土地特別是保護耕地是長期的國策。我們看到,18億畝耕地這條“紅線”,在各種各樣的土地違法行為面前,時有沖決之虞。不可否認,此間一浪高過一浪的“新城”建設難辭其咎。有的地方名為建“新城”,實為“圈地”賣地,規避政策限制,變相搞房地產開發。這樣的情形,在地縣一級表現尤烈。試想,如果全國幾百個城市、幾千個縣都群起建“新城”,我們賴以生存的土地不岌岌可危才怪呢! 建“新城”也是一些地方領導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不建個“新城”就好像沒有開拓精神似的,似乎只有這樣的“大手筆”才能體現其能耐。“新城”建設由此成了當下的一種流行,一種時尚。一些地方領導只求這一任搭起個“架子”,至于“新城”什么時候能最終建起來,功能布局是否合理,能否引來多少“鳳凰”,這些后面的事如何,就只好由繼任者來打理了。這樣的“新城”是不是科學,可想而知,是不是經得起歷史和后人的考量,那更不是他們愿意去思索的。因為,很可能一段時間后他早就“飛黃騰達”去也。 在中國,從制度層面上看,政府特別是地方政府依然是經濟增長的第一推力。很長時間以來,我們的經濟總難以擺脫“GDP競賽”的怪圈,相當程度上不可不歸咎于地方政府的“新城”建設。與以往地方政府主要集中于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建設比,今時地方上建設一座新城等于另起爐灶,需要提供的就涵蓋了基礎設施、辦公樓、公共場所、商業、教育、醫療、住宅、標志建筑等眾多的設施與服務。顯然,這是大規模投資,又是長期性投資。大家彼此效尤,經濟焉能不熱? “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v觀古今中外城市的發展史,我們看到,一個城市的產生、發展與繁榮,都有其內在的發展規律,并歷經了漫長的過程。無論是西方的雅典、倫敦、巴黎、柏林、紐約,還是東方的北京、上海、西安、東京、孟買,都是如此。當然,在工業化、信息化強力推動下的城市化,不可能像農業文明時代的城市發展那般亦步亦趨地緩慢進行,“人”的力量今天在加速著城市化。但是,“人”的因素若是超越了自然規律和城市自身發展的規律,加速度下的城市化,可能會反作用于經濟、社會、自然以致人類自身。 在風起云涌的“造城浪潮”下,中國的地方政府官員是到了認真反思的時候了。 |
您看過此文后的感受是: | |||||||
2![]() |
1![]() |
0![]() |
0![]() |
0![]() |
0![]() |
0![]() |
0![]() |
![]() |
![]() |
![]() |
![]() |
![]() |
![]() |
![]() |
|
欠扁 | 支持 | 很棒 | 找罵 | 搞笑 | 軟文 | 不解 | 吃驚 |
- 中國木地板出口增長 未來穩占國際市
- 莆田:建材市場“漲”聲一片 個別品種漲幅超20%
- 建材選購指南:如何選購適合家中風格的家具
- 11月11日我市三幅地塊1.421億元拍賣成交
- 北京二手住宅成交上漲 商住樓放量為市場添暖
- 樓市調控再襲
- 莆田市國土資源局、莆田市財政局、莆田市農業局關于涵江區秋蘆鎮樟洋村土地整理項目驗收意見
- CPI走高挑戰樓市調控
- 樓市新政調控背景下 三種購房心態須謹慎
- 展望“十二五”稅改:房產稅能否成為樓市穩定器
- 莆田市建設局關于轉發《莆田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關于進一步做好2010年中央預算內投資項目前期工作的通知》的通知
- 省土資源廳領導來莆現場辦公 魏克良梁建勇出席會議并講話
- 莆田市建設局關于延長[莆房拆許字(2009)第002號]《房屋拆遷許可證》拆遷期限的批復
- 莆田:我市商品房均價每平方米近五千元
- 我省試點外來工廉租房 解決外來務工人員住房問題
- 光棍節來了 買不買房?買什么房?
- 房產稅能否穩定樓市?人民日報闡述為何要征收
- 房產稅調控樓市的作用不會短期見效
- 三大措施穩定房價 樓市調控下半年或將放松?
- 福建出臺住房公積金貸款貼息辦法 限購“兩房”
- 四大銀行否認房地產開發貸款被叫停